北大红楼日志|6月14日
1920年6月,毛泽东在上海期间同陈独秀讨论过组织湖南改造促成会的计划和自己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并在章士钊帮助下发动社会各界名流,为革命活动及赴欧勤工俭学捐款。
1920年6月,毛泽东在上海期间同陈独秀讨论过组织湖南改造促成会的计划和自己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并在章士钊帮助下发动社会各界名流,为革命活动及赴欧勤工俭学捐款。
1919年6月19日,鲁迅在日记中写道:“晚与二弟同至第一 舞台观学生演剧,计《终身大事》一幕,胡适之作”。《终身大事》 首先发表于《新青年》第6卷第3号,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 话剧剧本。
1914年9月8日,李大钊进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科学习。其间,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爱国运动,广泛阅读社会科学著作,开始接触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1919年9月,在李大钊的帮助下,于方舟等人在天津英租界(今建设路)芸芳里2号组织了新生社,创办《新生》杂志,同周恩来领导的觉悟社一起为团结天津进步青年、传播革命真理开展斗争。
1921年9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在北京成立,负责领导北方12个省、16个大中城市和京汉、京绥、津浦等铁路沿线的工人斗争。
1920年9月,瞿秋白接受北京《晨报》聘请,准备以特派记者身份赴苏俄考察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实际情况。此前,北京《晨报》社和上海《时事新报》社为就世界各国大势进行直接采访和报道,决定派出一批驻外记者。
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第6卷第5号“马克思研究专号”、第6卷第6号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该文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该文的发表,表明李大钊完成了从民主主义者向马
1919年9月2日,周恩来等学生代表从北京返回天津。途中,周恩来与其他学生代表总结了斗争的经验教训,提出筹办觉悟社,并且出版一种刊物。后来,觉悟社成立,刊物也定名为《觉悟》。
1918年8月31日,北京大学红楼在沙滩建成,其整体建筑风格朴素,外观坚实、庄重,主体色彩呈红色,故名红楼。它是北京大学文科、校部、图书馆所在地。
《北大红楼日志》由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联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日志采用365组图文展现“北大红楼历史上的今天”,全面反映北大红楼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孕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1919年8月29日,提倡新文化运动的学者吴虞撰写了《吃人与礼教》一文,猛烈抨击旧礼教与封建文化。
1907年8月,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为“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李大钊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广泛接触“新学”。对于这段经历,李大钊回忆说:“钊既入校,习法政诸学及英、日语学,随政治知识之日进,而再建中国之志趣亦日益腾高。”
1920年8月,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定名为“中国共产党”,通过创办半公开的刊物《共产党》月刊,介绍革命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推动建党工作的开展。
《北大红楼日志》由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联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日志采用365组图文展现“北大红楼历史上的今天”,全面反映北大红楼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孕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1921年8月11日,根据中共一大决议,我们党在上海建立了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宣言》称,该部“是一个要把各个劳动组合都联合起来的总机关。他的事业是要发达劳动组合,向劳动者宣传组合之必要,要联合或改组已成的劳动团体,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北京地方委员会成立,地委机关设于沙滩北京大学红楼,李大钊任书记,直属中共中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北京设置的第一个地方组织,主要任务是发展北京党团组织、开展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下设东、西、南3个委员会,分别领导各自附近的支部。
1923年8月,直隶省安平县台城村(今属河北省)党支部诞生,由李大钊亲自指导建立,直属中共北京区委领导,支部书记弓仲韬由李大钊发展入党。台城村党支部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1918年6月,北京大学文科本科47名学生毕业,国文门学生与教师进行了合影,朱希祖、钱玄同、蔡元培、陈独秀、黄侃等“新”“旧”两派人物均参加了合影。自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蔡元培就一直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同时延揽“新”“旧”两派人物主持文科。
《北大红楼日志》由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联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日志采用365组图文展现“北大红楼历史上的今天”,全面反映北大红楼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孕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1921年6月,经李大钊等人努力营救,何孟雄被保释。此前,何孟雄作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携带《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致国际少年共产党大会书》参加国际少年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赴俄途中于满洲里被捕。